- 保護視力色:
國內外吡啶產品市場回顧及預測分析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10-11-12
- 【搜索關鍵詞】:吡啶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10-2015年中國殺蟲劑三唑磷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10-2015年中國氣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10-2015年中國生物乙醇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10-2015年中國生物磷鉀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一、吡啶國內外生產概況
由下表可見,吡啶生產能力是逐年遞增的,產量也逐漸加大。
我國吡啶類化合物的發(fā)展單位:噸/年
年份
生產能力
產量
年份
生產能力
產量
1981年
290
127
2001年
14400
5700
1991年
360
100
2004年
14400
11100
1997年
450
260
2006年
19000
14100
2000年
3640
2500
2008年
27450
19300
吡啶以往主要從煤焦油中提取,現在主要由合成法獲取,最常見的化學合成法是醛-氨法,根據原料醛的種類不同和反映條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吡啶化合物,如乙醛和氨反映得到產物為吡啶、2-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乙醛、甲醛與氨反應得到吡啶、3-甲基吡啶等。目前國外基本上多采用管式反應器相醛-氨法生產吡啶及其同系物,另外乙炔-氨法、烯烴與反應法和乙炔與腈反應等路線也都有報道。
目前世界吡啶總生產能力約為10萬t/a,其中合成法生產吡啶占總生產量的95%以上,全球吡啶類化合物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約占全球吡啶類化合物總產量的86.75%以上。發(fā)達國家生產吡啶堿的主要公司有12家,其中美國3家、兩歐6家,日本3家。焦油中分離吡啶的公司生產能力均在1000t/a以下,占吡啶產量的5%,兩歐產量集中在比利時和瑞士。瑞士LonzaNG公司是世界最大的MEP生產商,產品自銷,生產煙酸和煙酰胺。
2000年以前中國沒有采用合成法生產吡啶,仍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煤焦油分離法,生產能力不足200t/a,雜質也多,嚴重制約了下游產品的開發(fā)與生產。2000年比利時瑞利公司于南通醋酸化工廠合作建成1.1萬t/a的吡啶系列產品生產裝置,填補了國內合成法生產吡啶的空白,改變了中國吡啶系列產品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另一套較大規(guī)模裝置是南京紅太陽集團的8000t/a吡啶及下游系列產品生產裝置。目前,南京紅太陽集團正在準備建設3萬t/a及下游農藥項目。
目前中國部分廠家已經開始生產吡啶系列化產品,其中大部分產品已經進入國際市場,如山海關萬通助劑廠的乙烯基吡啶系列;天津京福精細化工廠的氯代吡啶系列;上海松江天南化工廠氨基吡啶系列;河北亞諾化工公司的羥基吡啶、溴代吡啶、氯代吡啶、氨基吡啶;營口中海精細化工廠的N-乙基吡啶酮系列;武進江春化工廠的烷基吡啶系列;浙江華義醫(yī)藥化工公司的藥物用中間體吡啶系列;武進騰帆精心化工的氰基和硝基吡啶系列;河南臺前縣香精香料廠的3-甲基吡啶系列等。
目前國內能生產的吡啶衍生物產品有: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3,5-三甲基吡啶、2,4,6-三甲基吡啶、2-氯吡啶、3-氯吡啶、2,6-二氯吡啶、2,3,5,6-四氯吡啶、2-氯-5-氯甲基吡啶、五氯吡啶、2-溴吡啶、3-溴吡啶、2-氯-4-氰基吡啶、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2-羥基吡啶、2-氨基-6-甲基吡啶等數十種系列品種。
二、國內吡啶市場需求旺盛市場缺口較大
多年來,吡啶在我國市場上一直呈現產不足需的局面,每年都要大量進口吡啶。盡管國內已經實現了吡啶工業(yè)化,但未來幾年,國內對此的需求仍然旺盛,市場缺口較大。
(一)國內市場規(guī)模遠超國際
據統(tǒng)計,約有70%的醫(yī)藥、農藥、獸藥及有機化工產品需要使用到吡啶,故它被稱為化工中間體的“芯片”。
農用化學品所應用的吡啶約占全部吡啶消費量的45%左右,有50多種農藥品種要用到吡啶。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成為世界環(huán)保農藥生產的主流方向之一的吡啶堿類農藥。
醫(yī)藥領域中煙酸/煙酰胺對吡啶系列產品的需求最大,全球約35%左右的吡啶系列產品是用來滿足煙酸/煙酰胺的生產需求,預計2009~2012年,全球農用化學品和醫(yī)藥產品對吡啶的需求還將以5%左右的年增長率增長。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煙酸/煙酰胺生產和出口國,煙酸/煙酰胺的年產量已達萬噸左右,年出口量達5000余噸,僅對3-甲基吡啶的年需求量就達3000~4000噸。煙酸/煙酰胺是重要的b族維生素產品,在醫(yī)藥和飼料添加劑中用量都很大,特別是飼料添加劑,全球約有75%左右的煙酸/煙酰胺應用于飼料添加劑中。近年來我國煙酸/煙酰胺產量和市場出口量逐年大幅增長,今后對吡啶系列產品的需求還會上升。
據有關統(tǒng)計顯示,2008年,全世界吡啶化合物的市場消費量約為15萬噸。而2003~2008年,全球吡啶市場規(guī)模平均年增長率為12%,國內更高達20%;全球吡啶產能的平均年增長率為9%,大約新增5萬噸產能,主要分布在中國、印度、美國等。
據預測,到2012年,全球吡啶需求量有望突破20萬噸。亞洲是吡啶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qū),特別是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百草枯生產基地和煙酸/煙酰胺生產基地,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吡啶用量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市場。我國市場每年吡啶的消耗量約為7萬噸,占全球的45%左右。
(二)吡啶產品將會大量進口,價格會保持堅挺
多年來,國內吡啶系列產品的產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每年都要從國外大量進口。近年來,進口量不斷增加,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進口分別為4500t、5000t、8000t和8900t,出口分別為1000t、1900t、1800t和2500t。我國吡啶類化合物的進口量持續(xù)增長,主要原因包括包括我國除草劑(百草枯、敵草快和綠草定)和殺蟲劑(吡蟲啉、啶蟲咪和吡嗪酮)生產企業(yè)增長較快,農藥產品出口量連年持續(xù)增長,醫(yī)藥中間體和日化中間體的科研開發(fā)有較大進展,飼料添加劑(煙酸胺)生產企業(yè)增長和出口量持續(xù)增加。2009年,我國吡啶系列產品的進口量已達19371噸,進口金額7352萬美元,F在全球范圍內吡啶系列產品的生產基本掌握在美國瑞利、瑞士龍沙等幾家大型企業(yè)中,由于它們的生產壟斷性導致了多年來吡啶系列產品的價格偏高且波動較小。大概在今后幾年,我國市場上吡啶系列產品的產量難以大幅增長,而需求會持續(xù)上升,所以,還將大量進口,價格也將保持堅挺。國內過大吡啶企業(yè)對于價格方面也是眾說紛紜。
據了解,全球60%~70%的吡啶都用在了百草枯的生產上,百草枯是草甘膦后第二大除草劑,而世界上60%百草枯的需求量在中國。今年以來,由于出口受阻、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下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國內百草枯從年初的2.2萬元/噸到下半年跌至1.4萬元/噸的最低谷,原材料吡啶的市場價格下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已經由高位時的6萬~7萬元/噸跌到了不足3萬元/噸,各百草枯生產企業(yè)賠本生產現象普遍存在。大家都希望市場能出現反彈。
2010年4月起,凡特魯斯特種產品公司宣布,對于非協(xié)議客戶以及現有合同允許情況下的三氰基吡啶價格將在第一季度價格基礎上提高10%。
凡特魯斯亞太區(qū)總經理呂軍也說道:“中國各農藥企業(yè)不顧成本地降低價格,是不正常的。企業(yè)要自己來保證市場的平衡發(fā)展,不能只依靠政府,現在這種降價的發(fā)展模式繼續(xù)下去對中國農業(yè)是個傷害,供需平衡遲早會被打破。”凡特魯斯(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方寅表示,吡啶的上游與下游企業(yè)生存環(huán)境已經非常惡劣,價格已經殺得很低了。對于吡啶的漲價,下游企業(yè)是歡迎的。
作為吡啶產品的下游企業(yè)之一,濟南綠霸化學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焱介紹,現在綠霸的百草枯還沒有急于漲價,對于企業(yè)來說,原材料當然是越便宜越好,原料漲我們企業(yè)的產品也會漲,降價我們的產品也會降,這對企業(yè)來說肯定是利好消息。同時他對百草枯現在的市場行情表現的頗為無奈。
(三)國內生產裝置滿負荷生產
吡啶的生產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和化學合成法。提取法是從煤焦油中提取吡啶類化合物,此方法受原料影響產量有限,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吡啶類化合物均為化學合成法生產;瘜W合成法生產吡啶的原料很簡單,主要是甲醛、乙醛和氨等,但生產工藝極為復雜,合成技術很難有突破,其核心技術被少數跨國公司壟斷了長達60多年。多年來,我國生產吡啶主要是采用提取法,因此產量受到限制,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國內生產廠家和科研機構一直在積極探索化學合成生產吡啶的方法,打破跨國公司的壟斷,闖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合成路線。
南京第一農藥集團公司自1998年開始自主研制開發(fā)吡啶及其衍生物。2002年,該公司投資8000余萬元建設了吡啶中試裝置并投入試生產,但因工程化路徑選擇錯誤而失敗,整套非標設備全部淪為廢鐵。后來,該公司和科研單位密切合作,經過不斷探索和優(yōu)化,2005年7月開始投資建設年產1.2萬噸吡啶大型化生產裝置,2006年5月試車成功,2009年1月份全面達產。2007年3月,該公司在自主掌握第一套吡啶生產裝置技術的基礎上,在安徽當涂投資建設了迄今全球單套產能最大的、年產2.5萬噸吡啶生產裝置,2008年6月一次開車成功,并于今年2月取得吡啶含量99.9%的優(yōu)質產品,同時還開發(fā)出3-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等產品。目前,這兩套生產裝置均能滿負荷穩(wěn)定生產。
然而,吡啶生產中最為關鍵的催化劑生產技術多年來一直嚴格控制在美國人手中。直至近年我國科研人員開發(fā)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合成吡啶新型催化劑及生產技術。2008年3月,由大連化學物理所徐龍伢等科研人員和南京第一農藥集團公司合作開發(f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醛—甲醛—氨合成吡啶新型復合分子篩催化劑”及生產技術成功應用到南京第一農藥集團公司新建的年產2.5萬噸吡啶生產裝置中,至今一直滿負荷生產。據悉,這兩家單位又緊密合作共同開發(fā)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醛—甲醛—氨合成吡啶高性能新型催化劑”,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同類催化劑國際領先水平。
(四)印度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國
從全球市場看,吡啶的供需基本平衡,但多年來我國卻處于供不應求的境況,特別是近年來進口增長較快,2008年進口量突破2萬噸,比上年增長17.4%,進口金額達2億多美元。
作為全球吡啶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2008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吡啶已達7700噸。美國吡啶生產巨頭瑞利集團在我國南通合資興辦的瑞利化學(南通)有限公司已投產,生產的吡啶除供應我國市場外,還大量出口,2008年出口量為3000多噸。
近幾年來,印度吡啶的生產量和出口量也增長迅猛。2003年,印度吡啶的出口量為2600噸;到2007年,出口量突破萬噸大關,達10200噸,比2003年增長了近4倍。
印度吡啶的主要出口地為中國、英國等,其中出口到中國的量增長最快,現已成為中國吡啶的第一大進口國。2003年,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吡啶為1300噸,到2008年達8490噸,比2003年增長了6.5倍,占印度出口總量的75%左右。
三、吡啶市場預測
由于我國農用化學品的市場需求持續(xù)增長,除草劑和殺蟲劑的生產廠家對吡啶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上述裝置仍未能滿足國內需求,預計今后進口量還將持續(xù)穩(wěn)定地增長。國內吡啶系列產品的產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每年都要從國外大量進口。近年來,進口量不斷增加,2009年,我國吡啶系列產品的進口量已達19371噸,進口金額7352萬美元,F在全球范圍內吡啶系列產品的生產基本掌握在美國瑞利、瑞士龍沙等幾家大型企業(yè)中,由于它們的生產壟斷性導致了多年來吡啶系列產品的價格偏高且波動較小。預計到2010年我國吡啶類化合物的生產能力約為50000噸/年。在2005~2010年間,我國吡啶類化合物的生產能力的年均增長率約為21.35%。
- ■ 與【國內外吡啶產品市場回顧及預測分析】相關研究報告
-
- ·2010-2015年中國殺蟲劑三唑磷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氣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生物乙醇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生物磷鉀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生物有機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甜菜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碳銨改性復合粒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微生物頁面增效劑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微生物土壤接種劑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2010-2015年中國稀土復合肥產業(yè)深度調研及未來發(fā)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 ■ 市場分析
- ■ 行業(yè)新聞
- ■ 經濟指標
-